新闻 专题 最新 热门 推荐 心理医生 精神科医生 精神病医院 热门话题 心理港湾 精神病托养
安宁精神心理网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安宁精神心理网 > 新闻资讯 > 国家政策 > 正文

精神障碍患者怎么管理?云南省宣威市精准“把脉开方”

发布时间:2022-05-21 09:52:37 来源:云南法制报 5801人关注

他们是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监护、管理、防范、治疗情况的写照。半年时间里,宣威市全部精神障碍患者已实现应收尽收、分级管护、按病治疗的分级化管护,成功走出精神障碍患者全方位监护、防范、管理、治疗的实践之路。

   午后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格外温暖,一番精心打扮后,云南省宣威市复兴街道荣兴家园的吴大姐陪着母亲贾大妈来到小区公园里晒太阳。此时,公园里,几名老伙伴已为她们预留了座位,大家又开启了新一天的美好生活。

  “大姐、大妈,吃早点了吗?服过药没有?”网格员小张和楼栋长老李循声而来。

  “吃过了,都是先吃早点,再吃药。”一问一答间,一幅和谐画面温馨呈现。

  在宣威市精神病医院里,医生包红梅每天要为易肇事肇祸人员送药送饭、问诊把脉,让他们一日三餐准时吃饭、按时服药,成了他们最亲的人。

  “要不是政府,要不是包医生,我早就不在人世了。”经过半年时间的个体化治疗,易肇事肇祸人员龙某病情稳定、情绪安定。

  贾大妈在女儿的陪伴监护下每天按时服药,龙某接受医生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治疗,他们是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监护、管理、防范、治疗情况的写照。半年时间里,宣威市全部精神障碍患者已实现应收尽收、分级管护、按病治疗的分级化管护,成功走出精神障碍患者全方位监护、防范、管理、治疗的实践之路。

 

精神障碍患者怎么管理?云南省宣威市精准“把脉开方”

  宣威精神病专科医院热情为患者服务,方便当地患者就地就近就医

  聚合力大排查清“旧仓底”

  在平安宣威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偌大的档案柜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宣威市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统计表》。随手翻开,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身份信息、监护人电话号码等内容翔实规范,一目了然。堆积如山的档案全部是去年底、今年初开展全市精神障碍患者“大起底”“大排查”清盘行动的成果。

  2020年以来,宣威市与曲靖市同频共振,大刀阔斧、快马加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村(组)4级治理体系,全面加强“两中心”阵地建设,恢复自保组织,精心打造治理样板,全力助力曲靖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然而,共有150余万人口的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基数也大。一直以来,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引发的持刀伤人、毁坏公共财物、点放山火等案件时有发生,在社会面的精神障碍患者成了构建平安宣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试点合格城市的“拦路虎”“拖油瓶”。

  2021年是曲靖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关键之年,宣威市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严格遵循《中央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引》,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基数大的市情,以问题为导向,以补短板为抓手,以有效管控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为着力点,又一次大刀阔斧攻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难关。

  “这次大清盘行动,将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底数彻底搞清楚,特别是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做到一人不落、一人不错,为接下来的对症下药、对病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宣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正枢介绍。

  行动启动后,宣威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4家单位“一把手”和市委政法委2名副书记分别带领6个工作小组,严格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工作理念和原则,全面收集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扩大排查延伸触角,将新发现的精神障碍患者一律纳入管控视线,并登记造册,落实监护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

  对摸排出来的精神障碍患者,做到逐一见面,不漏管、不失控;逐一与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健全“四位一体”监管防治机制,防止精神障碍患者监管工作脱节;对排查发现的疑似患者立即安排诊断和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分级管理措施,防止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构建全方位监护“责任链”

  走进荣兴家园,一栋栋暖色调的崭新楼房干净整洁。小区内,居民们或三五成群聊天,或安静晒着太阳,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派温馨场面。3年脱贫攻坚,3万余村民搬进新家园。然而,仅复兴街道就有1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

  “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哪里会过得这么幸福,认不得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曾被精神疾病折磨了大半辈子的夏大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清晰的表达,流畅的语言,根本看不出半年前他还是一名3级精神障碍患者。经过入院综合医治,病情恢复了大半的夏大爹目前已回家服药养护。

  春季是精神障碍患者易发病季节,复兴街道将疫情防控入户走访与精神障碍患者监管、服务同步开展,网格员和楼栋长早晚各入户一次,通过与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聊天、与监护人谈话,适时动态掌握每家每户衣食住行、人员出入、健康状况,网格员通过微信工作群一天一报,街道动态管护辖区所有精神障碍患者。

  “3年前小区刚投入使用,精神障碍患者较多,管理一时存在短板,难度相当大,有时真是想哭。”回想起街道刚成立时的情景,复兴司法所所长宁颖很感慨。

  3年前,随着一批接一批农村贫困户搬进小区,一部分精神障碍患者也随之入住,部分3级以上病情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常四处乱跑,有的跑出小区找不着家,有的跑到别人家不走,千奇百怪的行为常弄得人哭笑不得。

  “现在,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分级管护,该监护的全程监护,该服药的按时服药。发现病情严重的,立即启动预案,联合精神病医院专家会诊,确定为3级以上严重精神疾病的,及时送进医院治疗。小区精神障碍患者都得到有效管护。”宁颖成就感满满。

  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得益于该街道专门出台了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方案,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组长,综治、公安、司法、民政、卫健等9部门为成员的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党工委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参与共管共防共治的精神障碍患者监、防、管、护治理体系。

  同时,复兴街道实施街道包保责任的网格长、社区网格员、小区网格员、楼栋长4级网格治理体系,将疫情防控、精神障碍患者管护服务与网格化结合起来,将社会治安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如今,宣威市29个乡镇(街道)借鉴复兴街道的好做法,均取得很好社会效果,为其他乡镇(街道)探索出可复制的样板。

  织密易肇事肇祸人员防控网

  运作半年以来,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预防处置机制,有效防止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全面维护宣威社会稳定。

  春节期间,宣威市公安局复兴派出所接到市民电话称,在建设街某银行门口有一名中年女子行为怪异,不时谩骂过往市民。

  接报后,值班民警一边出警,一边将警情通报给街道民政、卫健、医院等单位,几家单位派人赶往现场,形成合力、各司其职。

  经宣威市精神病医院专家诊断,该女子病情达到3级,需入院管护治疗。民警及时联系女子家人,在其家属配合下,女子被送进精神病医院进行全面治疗,卫健部门为她办理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险,民政部门为她办理低保。

  该女子获得了卫健、民政、医院联合送上的“系列套餐”,经过4个多月的全面治疗养护,其病情逐渐缓解,已转为护理阶段。

  在宣威市精神病医院,被收治的某镇村民龙某、龙小某父子每天按时服药,一日三餐按时按质按量进食。每天早晚,包红梅送药上门,并监督他们服药。

  “别看父子俩现在又白又胖气色好,半年前送进医院时,他们严重营养不良,又瘦又黑,还不讲卫生,大家都离他们远远的。”包红梅介绍,半年前,龙某出现谩骂他人、打砸家具等过激行为,而其儿子龙小某也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了解这一情况后,龙潭派出所联动综治办、卫生院、民政办等部门,及时将龙某父子送进宣威市精神病医院治疗。

  父子双双住进医院后,医生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治疗,龙某的病情已得到很好控制,龙小某也恢复正常状态。考虑到父子俩住在一起有个照应,龙小某也留在医院,医院还免掉他的生活费用。

  龙家父子的管控治疗是宣威数十名易肇事肇祸人员中一例。

  “这一举措帮我们解了困,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不时引发命案的被动势态得到很好控制,案件大幅下降,公安机关是最大的受益者。”宣威市公安局副局长吴剑锋介绍,刚过去的5个月里,宣威市易肇事肇祸人员引发的案件为零,易肇事肇祸案(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效果非常显著。

  “以前,每年一到春季,最担心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发病后实施犯罪,防不胜防。”吴剑锋介绍,作为人口大市(县级),命案高发一直是公安机关最头疼的问题。而在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中,命案防控是一项硬性指标,命案发案数直接关系着创建全国试点合格城市成功与否。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后,发现有易肇事迹象人员,几家单位联动,应收尽收,从源头上消除隐患,避免了易肇事肇祸人员肇事。

  架起“连心桥”同奏“和谐曲”

  夕阳西下,荣兴家园里响起欢快的音乐声,小区居民们开启了欢快的广场舞模式。

  吃过晚饭服过药,杨阿姨在女儿王大姐陪伴下,加入广场舞队伍翩翩起舞,完全看不出来她曾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

  “几位都在,都服药了吧?”网格员小张和楼栋长老李开展例行询问的同时,给王大姐带来一个好消息。作为杨阿姨的监护人,王大姐的监护工作做得很到位,可领取1000元监护补助金。这对王大姐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作为女儿,全力照顾好得病的母亲本就是我应尽的孝道,党委政府还发钱,考虑得太周全了。”

  文兴乡的赵女士同样充满感激,她也领到1000元监护补助金。这半年多来,她不再需要每月带着母亲到昆明看病拿药往返,光车旅费就节省了100余元,购买药品又减免了500余元,给她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解了困、救了急,还避免了疫情传播风险。

  “我们结合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多的实际,科学合理使用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金,让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党委政府温暖关怀的同时,也激励监护人尽职尽责做好监护工作,管护好每一名精神障碍患者。”谈到这项叫好又叫座的举措,宣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正枢说,接下来,将不断完善这项惠及全市民心民生的好举措,为曲靖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助力。(云南法制报)(文中患者为化姓)

上一篇:广西玉林容县召开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佛山禅城区疾控中心积极参与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督导
小编推荐
精神障碍患者怎么管理?云南省宣
您也可以通过安宁精神心理网手机版访问:
精神障碍患者怎么管理?云南省宣威市精准“把脉开方”

关键词: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