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信都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规范建设,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切实减轻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聚焦机制建设,整合服务资源.
邢台市信都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规范建设,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切实减轻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聚焦机制建设,整合服务资源。建立民政牵头,财政、卫健、残联等单位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筛选服务对象、规范服务内容、督导评估等工作。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优势,在区人民医院精神科基础上,成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服务场所面积800㎡,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疏导室、活动室等,配备专业精神康复器材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康复服务。
聚焦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针对信都区面积广、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居住分散的现状,组建包括“精神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防医生、社会工作者”在内的专业服务队伍共计65人,探索建立“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康复”多层次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医院”双向转介机制,为患者提供全链条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提高康复率。
聚焦能力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将全区155名三、四级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确定为重点康复服务对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服务机构根据患者家庭需求,为每一名患者建档立卡、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精神科医师和护士定期入户,每月至少为每名患者提供1次服务,指导患者及家庭成员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躯体管理能力、复发先兆识别能力、社交能力等技能训练。
聚焦规范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围绕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恢复职业能力等需求,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的康复服务,不断丰富“服药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居家康复指导”等服务项目内容,鼓励引导精神障碍患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发挥自身价值,主动融入社会。
上一篇:奉节:探索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下一篇: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派出所送治一名精神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