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题 最新 热门 推荐 心理医生 精神科医生 精神病医院 热门话题 心理港湾 精神病托养
安宁精神心理网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安宁精神心理网 > 新闻资讯 > 精神病资讯 > 正文

泾县关爱救助精神障碍患者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11-08 09:33:55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网 1791人关注

近日,为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和治疗康复,泾县民政局牵头政法,公安,卫健,残联等部门,成立了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与各乡镇组成了自上而下的保障体系,初步搭建了多维度,有支撑,可持续的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治疗,康复与关爱服务体系,有效促进精神障碍患者

  近日,为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和治疗康复,泾县民政局牵头政法、公安、卫健、残联等部门,成立了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与各乡镇组成了自上而下的保障体系,初步搭建了多维度、有支撑、可持续的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治疗、康复与关爱服务体系,有效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幸福、社区和谐、社会稳定。

  缓解家庭压力。为缓解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压力,泾县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对现有的医疗救助、监护补贴、药费补助、康复救助、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托养服务等7大类16项救助补助政策进行了梳理,将原先各职能单位的零散政策进行统筹,进一步完善帮扶政策体系。

  “我不会说大道理,但我知道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像我儿子这样的人,我心里很感激。现在经过治疗,我儿子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时候还可以帮我干干农活。”家住黄村镇紫阳村69岁的朱阿姨感激地说。几年前,朱阿姨的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开始,家里人没有太重视,只觉得他脾气不好,还用了很多民间偏方,导致儿子的病情恶化。镇民政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指导朱阿姨带儿子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还为她儿子办理了精神残疾证,申请了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每年春天,黄村镇残疾人助理员都会给我打电话提醒申请药费补助的时间到了,告诉我应该准备什么材料,要及时查询补助金到账情况。还总叮嘱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正规医院治疗,坚持吃药,不能放弃。”朱阿姨说。

  找寻回家之路。为了更好地服务无身份信息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该县民政与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动,开展主动救助服务,将街头发现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医救治。截至目前,该县救助管理站共收治无身份信息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三级以上风险精神障碍患者、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14人,滞留满3个月的报公安部门申请落户,近三年累计安置2人。充分利用人像识别、DNA数据比对等技术,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近日,患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阿宝(化名),在县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踏上了归途,与家人团聚。据村委会干部介绍,26年来,家人从未放弃找寻,如今终于团聚了。

  消除安全隐患。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放任不管,极大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28岁家住泾川镇百园社区的潘某患有精神障碍,脾气暴躁,有打砸、伤人记录。其父亲年事已高无力对其监护,其妹妹也在外地无法照顾潘某,邻居很是担忧。得知此事后,该县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与泾川镇综治办联系,了解到由于潘某家人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不能享有补助、廉租房、送医救治等优惠政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该县民政、公安、综治部门与其亲属商谈,阐明政策、动之以情、言明利弊,最终由其直系亲属出面担当监护人配合医疗机构对年某进行收治监护。

  为最大程度避免精神障碍患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该县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关爱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摸排,建立起患者信息数据库,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依法自治事项,定期开展入户走访、精神关爱等服务。

  据悉,该县还建立了精神障碍关爱服务平台,收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救助、涉警、基层走访等动态信息,全方位对服务对象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该平台被纳入县政法综治信息平台。

  

泾县关爱救助精神障碍患者在行动

 

上一篇:镇江市丁岗召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宣城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
小编推荐
精神疾病越来越普及,治疗人数却 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居家护理
您也可以通过安宁精神心理网手机版访问:
泾县关爱救助精神障碍患者在行动

关键词: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