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连日来,复兴镇强化责任意识,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力做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
一、复兴镇:“三着力”做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
为有效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连日来,复兴镇强化责任意识,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力做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
着力强化管理责任,加大管控力度。按照国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落实了驻村科干、包片村干、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家属(或监护人)的“五包一”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随访服务管理要求。镇卫生部门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公安部门做好精神障碍患者隐患排查,发现有肇事苗头的患者及时处置。
着力开展精神康复,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宣传特殊人群的卫生健康知识,做好心理疏导,叮嘱精神障碍患者及亲属做好个人防护。发挥家庭医生作用,组织村医上门讲解春季精神疾病复发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并做好跟踪随访,实时关注重点人群的情绪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医疗介入,有效缓解疾病复发。
着力实施民政救助,加大救济力度。全面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职责,及时兑现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奖励,发放监护补贴资金86800元。帮助困难精神残疾人申请药费补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复兴镇 李皙娣)
二、复兴镇:“三举措”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力度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全面加强我镇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强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与管理工作,提高常态和动态环境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定期摸底排查,掌握底数。对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定期组织开展摸排工作,对摸排出来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逐一采集信息、建卡建档,并将患者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自身情况、精神病史、平时表现、家庭住址及活动范围等情况分别列入台帐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动态清,切实做到“发现早、评估快、管控实”。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严格分类管控,落实责任。对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或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逐人成立管控工作小组,制定管控工作措施。对摸排出来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危险程度予以分级管理,对一般精神病患者由家属或监护人管控,定期向村组、社区汇报病情变化情况和活动范围;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建立由家庭、村(社区)干部和民警组成的管控小组,与村(社区)、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监护职责,实施严密监控,确保不漏管、不失控,不出现肇祸滋事事件。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长效。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原则,建立派出所民警、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村室医生、家属或监护人等共同管控的“四位一体”管控机制,形成管控合力。同时,定期对责任区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走访,做到日常情况全面掌握,避免精神障碍患者流入社会危害公共安全,针对病情严重患者,民警积极配合家属及时送院治疗,确保不发生意外。(通讯员 陶长春)
上一篇:关爱“隐匿”的角落-昌宁县民政局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下一篇:疫情期间:对于居家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其家人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