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题 最新 热门 推荐 心理医生 精神科医生 精神病医院 热门话题 心理港湾 精神病托养
安宁精神心理网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安宁精神心理网 > 热门话题 > 正文

官员频自杀,真相不能“抑郁”

发布时间:2017-04-14 11:04:16 来源:安宁精神心理网 249人关注

官员频自杀,真相不能“抑郁”。4月10日,安徽蚌埠和湖南娄底分别发生官员坠楼身亡事件,其中一名官员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超失眠已达半年,另一名官员湖南娄底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邹利民被曝生前患抑郁症。两名官员坠楼身亡的时间相距不到24小

  官员频自杀,真相不能“抑郁”。4月10日,安徽蚌埠和湖南娄底分别发生官员坠楼身亡事件,其中一名官员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超失眠已达半年,另一名官员湖南娄底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邹利民被曝生前患抑郁症。两名官员坠楼身亡的时间相距不到24小时。

  近些年来,有关“官员自杀”的新闻就层出不穷,群众也从一开始的震惊逐渐变得习以为常。据调查数据称,自2009年至2016年8年间,统计有248名官员自杀、失踪或疑似自杀,其中约半数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自杀官员年龄集中在45岁到55岁之间。

  官员自杀现象愈演愈烈,官方版的“自杀原因”却越来越同质化。只要有官员被曝出跳楼等自杀消息,官方“抑郁症”的解释就会紧随其后,这仿佛演变成了一种惯例,屡试不爽。但事情背后的真相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后云里雾里逐渐消失在舆论浪潮中。官员自杀,盖上“抑郁”的印章岂是完美善后之策?

官员频自杀,真相不能“抑郁”

  纵观这些自杀事件的通报,虽文辞简略,但均追述死者生前“抑郁”、“失眠”、“情绪低落”,这样的通报不免有点模式化。肖超和邹利民也算是仕途成功之人,怎么就抑郁失眠了,再怎么说也是经过党性“熔炉”烧烤过的,思想境界跟抗压能力不可能这么差吧,到底是什么要让一名官员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前脚官员自杀,后脚官微就很快发布消息称其患有抑郁症,这样的调查效率,先入为主的结论性判断,能让人信服吗?一个官员还好,但是如果每个官员自杀可以用抑郁症解释,那么这样的解释就像是敷衍,是对出事官员的不负责任。

  更多的官员自杀,显然不是“精神抑郁”能够解释的。官员自杀之后,马上就被有关部门包上一块“精神抑郁”的裹尸布,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官员无论是何种原因自杀,有关部门都应该多问个为什么,究竟是普通的无法承受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之重担;还是曾做过违法乱纪之事,害怕东窗事发;还是作为犯罪成员受到犯罪团伙的逼迫等。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到底是那种原因驱使官员自杀,都必须有证据作支撑,总得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上一篇:入春后,门诊抑郁症患者多了50% 下一篇:强行搭讪上门 武汉保安追业主致其抑郁
小编推荐
产后抑郁女子生完二胎跳楼身亡 男子厨房内砍死母亲 经鉴定患有
您也可以通过安宁精神心理网手机版访问:
官员频自杀,真相不能“抑郁”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