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这条消息引起热议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医师昨日辟谣称,年收入12万元是高收入人群纯属谣言。
“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这条消息引起热议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医师昨日辟谣称,年收入12万元是高收入人群纯属谣言。可这条被辟谣的消息,已经触及中国中产人士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折射出他们的焦虑。
中产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但在中国,年收入12万左右的人群可以称之为中产。在收入方面,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15元,与之相比,12万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同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85038元,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71269元,深圳市职工平均工资81036元,与12万相差不远。但中产的标准,绝非只有收入这一维度,他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在中国,年收入12万左右大多符合这一标准,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追求生活质量,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可当“要加税”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说,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年收入12万其实只能做一个“月光族”或者是“刚够活命”。在深圳,有人算账,年收入12万不但“月光”,而且每月还会欠232.7元的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名列世界前茅。而在二、三线城市,年收入12万的人过得怎么样,也是冷暖自知。在昆明,此前有人算过,仅子女小学开学的花费,最多的就高达10万元。无论是房价还是子女的教育,生活成本都居高不下,都是中产的压力来源。我们当然不能说他们奢侈,因为如果以贫困户的生活水准要求中产,那么中产就不能称之为中产了。
不得不说,此次“要加税”谣言引起的反弹之强,恰恰证明了中国中产人士的神经敏感而又脆弱。要知道,无论12万还是20万,如果对这一水平线上的群体加税,他们都必须承受,这将成为他们的另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因为面对税收,他们没法像那些年收入更高的富人一样,选择移民,用脚投票。如果真如谣言所说,对年收入12万以上群体的中产“加税”,这当然不会夸张到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中产愈焦虑,情况愈糟糕。
中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中产完全沦落为蝇营狗苟,为稻梁谋。我们的改革是无法推进的,我们的法治建设进程也会相应迟滞。因为,如果中产只关注自己的钱袋子,那么,他们就会固守自己的利益而不敢改变、不敢冒险、不敢创新;如果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为其他人遇到的不公而发声,万马齐喑。
此前,有新闻称,因为高房价,深圳有很多的人才流失。这些人已经开始在城市间选择用脚投票了。实际上,在一些城市中,中产的神经,已经不能用敏感、脆弱来形容了,他们的焦虑很可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如今之计,非但不应当盯着中产的口袋,反倒是应当让他们减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去消费,去振兴经济;让他们去关心社会事件,改良制度,实现法治。我们现在所担心的,不是“年收入12万要加税”是真的,而是社会与政府没有看到的中产焦虑。
上一篇:临沂基层民警通过自绘心理画减压 下一篇:患焦虑症对女性群体伤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