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重视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失眠,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等等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近期,市第四人民医院对5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有72%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然而,老年人及家属对心理健康问题认知度、重视度普遍不高,甚至存在一些偏见和歧视现象。该院老年科蔡晨莉医师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重视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除了单纯的心理问题之外,常常伴有一些器质性疾病所致引起的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等等。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日常生活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出现一些自责,自卑的心态,严重的还会有自杀的倾向。而且对于衰老这个问题往往不能客观地接受,而且会比较害怕孤独,自己与社会的逐渐疏远,最终会形成非常怪异的性格,并且自己默默的承受痛苦。害怕过分的期望,而让大家远离他,常常拒绝和别人交往。这些都属于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蔡晨莉医师介绍,老年人是特殊群体,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情感脆弱、性格改变、害怕衰老等心理特点,易引发老年人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还会伴有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细心观察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老人,有的孤僻、不合群,有的易发牌气、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则神神叨叨、疑神疑鬼,有的则经常自责自卑、自怜自贬,这些老人可能是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维护老人的心理健康?医师建议广大老年朋友要平衡心态,有自我认知能力;打开心扉,学会倾诉;培养兴趣,学会娱乐;了解社会变更,更新观念。当然,家人的陪伴、关怀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帮助。若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切勿讳疾忌医。
上一篇:心理卫生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 下一篇:河南桐柏县:为学生系好心理“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