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聚焦异地居住人员门诊慢特病认定难,特殊病种待遇享受不及时问题,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全力打出线上认定+零材料即时办理组合拳,促门诊慢特病认定更加便民高效. 一是互联网申请.参保人员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个人网厅,小程序等多渠道向经办机构提
蚌埠市聚焦异地居住人员门诊慢特病认定难、特殊病种待遇享受不及时问题,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全力打出“线上认定”+“‘零材料’即时办理”组合拳,促门诊慢特病认定更加便民高效。
一是“互联网”申请。参保人员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个人网厅、小程序等多渠道向经办机构提交申请,以及与申请病种相关的病历资料。经办机构初审后以线上推送的方式,将申请材料随机推送至鉴定专家库相关专业组,专家进行线上认定,并出具认定意见。
二是“不见面”认定。经鉴定专家认定符合认定标准的,经办机构予以审核确认并及时录入医保信息系统,参保人、鉴定专家、经办人三方不见面、不连通,实现线上申报、受理、反馈、认定全流程“随申随办”(3日初审、20日办结)。
三是“零材料”代办。对于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透析)、器官移植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在本地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后,即可至医院医保办填写“门诊慢特病‘零材料’办理””登记表。医保办根据参保人住院信息,在院内系统获取相关病案资料,确认符合认定标准的可直接录入医保经办系统并标注病案号,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参保人可自疾病确诊之日起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
四是“零跑腿”办理。通过医院医保办“零材料”办理的慢特病患者,不用复印病历材料,也不用跑医保窗口,参保人在医院就能直接获得门诊慢特病资格,出院开药医保直接报销。实现门诊慢特病认定由个人“申请办”向医院“帮代办”、从“出院办”向“提前办”的转变,参保人住院与门诊慢特病待遇无缝衔接。
上一篇:自贡市自流井区扎实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下一篇:当涂县残联关注残疾人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