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内外先后发生多起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有精神病史人员引发的案事件,致多人伤亡.这些案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我县每年也时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因处置妥当,送医及时,未造成后果和不良影响.如果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很可能
近年来,省内外先后发生多起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有精神病史人员引发的案事件,致多人伤亡。这些案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我县每年也时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因处置妥当,送医及时,未造成后果和不良影响。如果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很可能发生重大案事件,影响社会安定。从关爱特殊群体和维护公共安全方面考虑,切实加强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一、目前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常住人口近9万人,辖8个乡镇及4个社区,截至目前登记符合诊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75人,基本落实了“分级”及“五位一体”管理措施,管理402人并全部录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专报系统,做到发现一个管理一个的目标,管理率94.32%;我县已办理精神类别残疾人证423人,其中一级2人,二级353人,三级59人,四级9人,我县享受药费补贴的精神病患者244人次,累计发放补助资金21.15万元;病情稳定率达85%以上;经县卫计委、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摸底,共排查发现已做风险评估的精神障碍患者113人,并确认危险行为评估3级以上并登记录入公安部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有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9人 (肇事肇祸20人、轻微滋事27人,其他类型2人)。
二、近三年来我县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情况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综治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和省综治办、公安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残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易肇事肇祸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的通知》,切实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坚决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特别是《安徽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监护管理补贴暂行办法》自出台后,我县由综治办牵头,协调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精心排查摸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县综治办专门召集县公安局、卫计委等6部门会商决定,严格执行省文件。由县卫计委、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在原有摸排基础上,进一步排查核实,确定全县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三级以上,且家庭困难、监护人无能力落实监护责任和查找不到监护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录入公安部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经摸排最终确定48名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于同年6月录入公安部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比原来增加36名。二是乡镇、部门协调联动,落实监护人,确保监护到位,不出事。
辖区内乡镇、村(社区)、公安、卫计部门按照《安徽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监护管理补贴暂行办法》,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明确监护职责和享受的监护管理补贴。对监护人在一个监护年度内能认真履行职责,被监护人没有出事,经审核通过后,可足额领取2400元财政提供的监护管理补贴。三是出台《暂行办法》,明确乡镇、部门责任,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县综治办牵头再次召开由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卫计委、县残联等参加的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综治办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坚决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的通知》,研究制定出台了《黟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和申领监护管理补贴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乡镇、部门责任,并规定《暂行办法》要求各乡镇、相关部门做好上一个年度监护人监护补贴的申领工作,切实加强全县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四是严格把好监护人申领监护管理补贴关,确保监护人能履好职尽到责。经监护人申请,各乡镇统一申报,由县公安、卫计、残联、民政严格审核,财政打卡发放,近两年为监护人发放补贴21.64万元,较好落实了监护责任。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率达千分之五,超过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全县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率达85%以上,近年来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致人死亡案件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特殊人群,沟通较难,不确定因素多,监管难度大;二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容易受歧视,有些家属存在不积极配合问题;三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大多生活困难,为了生计,往往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缺少关爱、缺少监护,不管不问;四是部门之间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协调配合不到位,同时,基层专业人员缺乏,工作开展难度大。
四、加强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控工作建议
1、建议由县政府出台《黟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和申领监护管理补贴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一是严把登记关口。卫计部门要经常开展摸排,对筛查的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登记建档。加强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落实筛查和随访制度,做好信息甄别、登记报告和风险评定等工作。公安部门要将发现的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管控对象,逐一建档管控。政法委要会同公安、卫计等部门健全落实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二是严把救助救治关口。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与救助由县政府负总责,卫计部门负责治疗,财政、民政、人社和残联等部门负责救助。各乡镇政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收治工作,确保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应治尽治、应救尽救、当保尽保、当扶尽扶。三是严把日常管理关口。对三级以上或有肇事肇祸史的患者,公安部门和乡镇“分片包干、专人管控、掌握行踪、督促治疗”,防止病症升级,防止肇事肇祸。四是严把强制医疗关口。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高危患者,由县、乡镇政府负责,公安机关主动参与,依法将其强制送医。五是严把防范关口。公安部门会同辖区党委政府和卫计、综治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社
会防控、强化治安巡逻。一旦发现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依法迅速处置,严防事态扩大。
2、扩大救助面和提高监护管理补贴标准。对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每月100元的护理补贴并纳入民生工程;对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提高监护管理补贴,由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300元,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民政局牵头实施。
3、在政法委设立特殊人群管理专项救助资金,用于解决突发事件。
4、加强救治救助,继续落实相关政策。一是社会托底保障。根据《五保工作条例》,将“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及赡养人、扶养人、扶养人无赡养、扶养、扶养能力”的精神残疾人员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实施政府托底保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乡镇落实监护主体,指定包保责任人,不定期开展走访,妥善解决决其实际困难。二是开展医疗救助。制定《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精神疾病纳入救助病种,对个人自付的合规费用开展医疗救助。
上一篇:安义县公安局强化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 下一篇:南昌县南新乡召开肇事肇祸精神病摸排调度暨各村综治信访专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