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弟弟,简直不敢相信!彭某的表姐发出感慨.在智力障碍小伙彭某离家15年后,终于可以与家人团聚. 兴丰街道派出所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彭某,立即联系大兴区救助管理站护送过去.由于智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工作人员只能从问询中得到的只言片语里查找
“这是我弟弟,简直不敢相信!”彭某的表姐发出感慨。在智力障碍小伙彭某离家15年后,终于可以与家人团聚。
兴丰街道派出所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彭某,立即联系大兴区救助管理站护送过去。由于智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工作人员只能从问询中得到的只言片语里查找信息。“我们每天询问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但提供的信息杂乱无章,联系了近20个地市,也没有找到,但我们从未放弃为他寻找家人。”大兴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
“这么多年了,他的样貌、体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我们的救助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河北省衡水第七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道。2019年,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接回安置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的通知》和市民政局相关会议精神,第一时间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经过综合评定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与河北省衡水第七人民医院合作托养关系。经过多次人脸识别,终于查找到彭某户籍地为东城区,工作人员通过这个线索立即联系东城区某派出所协助核查,最终联系到彭某的父亲和表姐,经视频连线确认彭某就是他们要找的家人。
在与彭某的家人沟通后,新的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户口销户、自身无劳动能力、父亲患有老年痴呆,没有能力继续抚养彭某等问题,困境不仅围绕着这个家庭,还深深揪着我们这些救助人的心,大兴区救助管理站秉着“保民生、兜底线”的服务宗旨,多次与东城区救助管理站和街道沟通协调,终于恢复了彭某的户籍,并为其办理了低保,为这15年的寻亲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大兴区救助管理站通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救助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确保救助管理机制运转规范化,全面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水平。2021年,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组织召开大兴区长期滞留人员安置工作推进会,制定《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流浪乞讨人员托养工作监督检查办法》,明确对大兴区长期滞留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具体部署。截至目前,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帮助大兴区救助管理站12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寻找到家人;开展了两次大型民政救助认亲会,在媒体的宣传引导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寻亲工作中。
上一篇:小南沟乡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摸排走访活动 下一篇:九龙峰旅游区开展疑似精神障碍患者集中确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