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之前,郭女士还在受着严重精神障碍折磨,家庭陷入困境.在鹤山市沙坪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领导小组的多方协调下,通过医院治疗以及心理辅导,如今,郭女士已顺利出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重新过上正常生活. 有爱无碍.郭女士重获幸福,是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
几个月之前,郭女士还在受着严重精神障碍折磨,家庭陷入困境。在鹤山市沙坪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领导小组的多方协调下,通过医院治疗以及心理辅导,如今,郭女士已顺利出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重新过上正常生活。
有爱无“碍”。郭女士重获幸福,是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成效的体现。今年2月28日,在广州市召开的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会议上,我市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市”。
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彰显城市关怀。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致力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精神心理健康“江门模式”,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守护好江门人民的心理健康家园。
文/图 陆沿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财政“两条腿”走路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对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市2021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各项管理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超额完成该年度省指定各项目标值任务。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服务的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我市坚持“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家庭履行义务”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精防体系,市、县两级定期召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市、县级精防机构及镇(街)每季度召开一次精防工作会议。
2021年3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门市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随后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出台政策和财政支持,“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过去一年,我市各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治疗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经费、监护补助资金和机构建设等项目,加大对“三无”、流浪乞讨患者收治机构的经费投入;医保部门推行重性精神疾病门诊特定病种卡,让患者在门诊治疗享受住院待遇;残联部门推行精神疾病门诊、住院补助、阳光家园托养服务补助及重残护理补贴等政策;民政部门落实患者监护费发放制度,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患者及时纳入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有困难的通过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解决其生活困难。
救助患者不含糊
发现一例管理一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把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形象地比作“千条线”,那么基层干部就需要当好“穿针引线”的角色。据悉,我市严格按照“镇街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落实执行,公安部门按照“一人一警、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管控要求进行排查管控,发现一例管理一例,督促指导分类随访工作,及时掌握患者病情,规范跟进处置工作。
“感谢政府的帮助,我们会努力克服困难。”阿莺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残疾级别为精神三级,三次进入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014年出院后需要长期服用精神药物,因病一直未能就业,其丈夫亦为精神障碍患者,缺乏社会工作能力。高额的治疗费用,严重影响了阿莺一家的生活质量。
了解到患者仍身居危房,社区民政干部积极协助他们申请危房改建补助以及住院治疗救助。“除了减轻生活压力,我们还鼓励帮助阿莺一家参与社区康复训练,让他们更好地回归到社会中。”某社区工作人员说。如今,阿莺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去年,新会区下发了《新会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第二代长效针剂治疗项目实施方案》,向服药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推广使用新型长效针剂,以提高患者治疗率,有效降低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患者阿军(化名)有既往吸毒史,于2009年开始出现精神异常,敏感多疑,被害妄想明显,总是认为同事、家人暗地里下毒害他,容易激动、发脾气。2020年6月,为了让阿军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开始对其进行肌注新型长效针剂治疗,目前病情稳定,不但能参加工作,也能定期接受派出所民警及精防医生随访(面访)。
创新社区康复模式
让患者享受治疗福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省第一”的成绩不能只流于表面,还要让患者享受到真真切切的治疗福利。
近年来,我市在民政、残联、卫健、医保、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协调配合下,以精神专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形式,创新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模式,加快推动社区康复服务发展:2011年,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全国首家精神障碍康复日间医院;2016年,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精神障碍康复中心——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以蓬江、江海两区为国家项目工作试点,探索开展“精神健康同伴支持及社区精神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工作,为居家患者提供精准优质的社区康复服务……
“助你尽展所长,重新投入家庭、工作及生活角色。”这是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的宗旨。走进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第一眼见到的就是爱心超市(便利店)。与普通超市不同,这里从收货、理货、售货及收银等都由康复学员来负责管理。该中心还划分了多个功能区域以供康复训练,每一处都明确张贴着工作制度及训练操作流程,十分规范。
“精神康复更重要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就为精神障碍患者搭建了专业的康复平台。”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梁先锋表示,该中心的成立,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化,使患者在长期更好地控制病情,恢复工作能力,回归社会生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还不定期举办活动,让康复学员共同参与。患者阿文感慨地表示:“在服务中心令我们重新找回自己,重拾信心,再次走向社会,回到家庭。”
落实救治救助
协助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市”,推动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进一步深入开展,政府部门将继续落实救治救助政策,切实减轻患者医治负担。
记者从江门市卫生健康局获悉,接下来,我市精神专科机构将继续强化医疗技术水平,积极拓展治疗康复形式,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基层卫生机构进一步深化社区患者管理,基层精防人员继续积极向患者和家属开展居家康复指导、政策宣传、康复服务转介等工作,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社区康复服务,降低患者复发率。
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做好全面推广长效针剂的相关工作,提高患者规律服药(治疗)率,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结合实际,推进患者居家及机构式社区康复工作,积极打造社区康复新模式,在全市逐步推广“精神健康同伴支持及社区精神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工作,努力提高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让患者群体能更好回归和融入社会。
“全力推进分类救治工作、继续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江门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医疗救治专业机构建设,完善强制医疗和社会救治场所建设,由公安牵头建立强制医疗场所,提升集中收治及规范管控能力。
“同时,我们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形式,发挥各级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更多救治救助政策落实。”该名有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英德市黄花镇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联席会议 下一篇:成都高明镇召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