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家校共育”强化参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督促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同时,向教师、家长、学生推介专业心理健康知识,推动学校家庭教育紧密合作。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与11万余名学生及家长
一是“家校共育”强化参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督促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同时,向教师、家长、学生推介专业心理健康知识,推动学校家庭教育紧密合作。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与11万余名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二是“心理处方”精准引导。督促各学校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排查,针对心理健康异常学生“一人一策”建立学生台账,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组织辅导员、心理委员等专人精准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生活化。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心理健康异常学生287名,已返校学生246名,均已开展精准引导工作。
三是“学科渗透”提升兴趣。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渗透心理教育,消除学生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排斥心理与抵触心理,让学生及时适应学期节奏,接受心理教育,搭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目前,全市199所中小学已按要求开展“开学第一课”。
上一篇:“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下一篇:“阳光少年加油站”项目在高明更合中学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