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运行11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建成山东省第一个市域统一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云平台。更换中小学新型护眼灯教室10099间、可调节课桌椅29.82万套,在全省率先提前一年完成学生用眼环境改善工程。
9月21日,市教育局召开2023年度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面复会。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人代工委主任杨发磊,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汇报了今年市教育局承办的86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健全制度保障,具化实化措施,加强全流程监管,实现沟通率、办结率、满意率“三个100%”,推动建议提案办理和教育高品质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办公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和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的“五定制度”,将建议提案办理与“三提三争”活动紧密结合,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力求办理一件议案,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项制度,推动建议提案办理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一是抓投入固根基,教育优质均衡迈上新台阶。我市教育支出占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四分之一以上,近3年新改扩建中小学71所,新投用公办幼儿园72所,培育教育集团化办学实体100个。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二是抓管理提效益,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夏季高考本科上线、重本上线实现高位双增长,进入全省前300名考生数量比2022年增长66%。春季高考获得五个专业全省第一名。我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居全省第一,实现省中学生运动会“九连冠”。三是抓统筹促协同,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建设加力提速,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高效运转,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全面启用,淄博师专、淄博职业学院“升本”迈出实质性步伐。四是抓改革激活力,教育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整市推行教师职称分级聘任改革,全面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韩冰川老师作为全省唯一人选跻身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共12人),2名老师获评2023年齐鲁最美教师(全省共10人),5名老师入选省教书育人楷模(全省共30人),新增55名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新增4名国家教学名师、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累计11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被省教育厅誉为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五是抓民生、强保障,教育暖心服务展现新作为。在全省率先推行“幼随长”入园方式,学前教育段和义务教育段整市全面实施入学“一网通办”。全市义务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建成运行11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建成山东省第一个市域统一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云平台。更换中小学新型护眼灯教室10099间、可调节课桌椅29.82万套,在全省率先提前一年完成学生用眼环境改善工程。农村中小学每生每天增加3元午餐补贴。运行“点对点”定制公交线路65条。建成免费公益覆盖全学段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齐家共成长”网上家长学校。
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东指出,市教育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非常重视,工作制度完善、办理程序规范、办理流程细致,各项工作非常扎实。在办理过程中十分注重与委员的沟通,做到了办前准确了解意图、办中充分问计问策、办后持续跟踪回访,切实办出了质量,展现了教育系统的责任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人代工委主任杨发磊强调,提出建议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既是各部门的法定职责,又是推动工作的宝贵机遇,更是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市教育局对建议提案的高质量办理,体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今天的淄博教育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育人质量、教学成绩、教师队伍、学校环境、教研科研等方面均成效显著。希望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与代表委员们的沟通交流,持续推进我市教育高品质发展。
代表委员对市教育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均表示满意,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市教育局将充分吸纳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教育,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打造“五个淄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落地落实提供更加强劲的教育支撑。
上一篇:贵州省体科所开展青少年健身知识科普教育活动 下一篇:义乌市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加强家校联系协作、多元优化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