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全力打造全民禁毒工程,女戒所彰显专业戒毒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充实“彩虹”禁毒普法宣讲团力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全力打造全民禁毒工程,女戒所彰显专业戒毒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充实“彩虹”禁毒普法宣讲团力量,积极探寻禁毒普法宣教新模式,构筑多元普法宣教矩阵,扎实开展各类禁戒毒宣教活动,不断推进禁毒普法宣教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精”字为本,固本培元育阵地
一是锤炼宣教队伍。优选优聘业务能力过硬、政治法律素养较强的13名骨干民警组成法治宣传队伍,实施熔炉工程,以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宣讲技能竞赛、禁毒宣教专题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宣传人员补短板、强弱项、补漏洞、精业务,激发宣教队伍内生动力,以赛促学,以训提能,培养和锤炼法治宣传员队伍。二是优化宣教机制。针对宣传对象的不同,兼顾宣教群体的特殊性和特异性。结合民警专业特长,灵活设置知识普及+案例讲析+互动游戏等多项宣传形式。设置精准普法+个性定制等板块式禁戒毒宣传教育内容。根据敏感节点和重点时段向大众普及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果宣传等多类禁戒毒主题。三是搭建宣教平台。广纳普法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和优化宣传队伍结构,发挥禁毒职能和专业优势,坚持落实防为主、防为上的全覆盖式禁毒教育,通过完善表彰激励机制,调动激发民警宣教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新禁毒宣教模式,用好媒体矩阵载体,不断唱响普法主旋律、弘扬普法正能量,着力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二、“专”字发力,守正创新展实效
一是紧盯重点锁定宣教目标。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不断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自2019以来连续五年举办青少年拒毒夏令营活动,多次为青少年开展“零距离”禁毒宣教,来自不同院校的2900余名青少年,通过走进宣教基地担任“体验官”,全面接受禁毒防毒教育洗礼,不断增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牢禁毒首道防线。二是靶向发力延伸宣教路径。充分发挥戒毒机关指导和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工作职能,以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为依托,组织民警赴社区指导站开展禁毒宣传、心理帮扶26场次,持续做好社康社戒人员跟踪回访、帮扶照管、指导支持工作,不断巩固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成效。三是聚焦需求拓宽宣教外延。聚力社会帮教资源,汇聚所内师资优势+所外禁毒力量,拓宽宣教外延。采取“迎进来”的方式宣传禁毒戒毒发展现状、戒毒统一模式。自2013年开馆以来,安徽戒毒宣教中心共接待社会各界群众489场次、45222人次。“走出去”开展集法律服务、亲情感化、典型引路、医疗服务、文化帮教、就业帮扶等一体式“六进”帮教活动57场次,发放宣教手册3万余份。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组织社会各界人员通过实地参观、社会服务、医联体共建、拒毒签名、典型帮教及文艺演出等“六项专题”活动,不断向社会大众,扩大禁毒戒毒影响力,彰显普法成效。
三、“实”字托底,行稳致远强实践
一是创新形式推广宣教成果。整合提升墙内+墙外,线上+线下等普法资源,融合普法宣传片+专题宣传讲座+普法咨询服务+主题社会实践+场所开放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与联动,凝聚场所、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法治宣传合力,积极汇编宣传工作亮点,创作策划《毒品的化学反应》《毒品知识小问答》等6个具有场所特色的禁毒戒毒科普创意视频作品在安徽司法公众号、抖音号等自媒体平台中广为流传,通过借力媒体渠道不断扩大宣传声势,巩固推广全民禁毒成果。二是个性定制打造宣教品牌。提亮彩虹宣讲队伍品牌,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科学定制相应宣教内容。为青少年量身定制“护航花季”“拒毒夏令营”“开学第一课”等多期普法宣传。为社区群众开展“以案释法”“送法到家”“与法同行”等多场普法讲座。为社戒社康人员量身打造“戒瘾方法”“心理健康”“就业指导”“政策宣讲”等方面的宣讲内容。向社会各界提供“场所开放日”“法治成果展览”“戒毒典型宣讲”等多元法治宣教服务。三是强化载体深化宣教主业。女戒所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场所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戒毒宣教工作职能。针对宣教群体汇编适合青少年、涉毒人员、社会大众等宣讲讲义。根据宣教场景、宣教对象、宣教规模设定宣教中心8大主题特定内容+特定场景自选内容的弹性宣教套餐。运用编撰预防毒品教育读本+打磨禁毒宣教精品课件+创办特色回归宣教室+开办家长学校+康复指导中心指导站等多方宣教平台和载体,不断衍射禁毒宣教维度。通过组织民警走进社区、双向联动、打造无毒社区,走上讲台、教学互动、净化无毒校园,面对大众、协同融合、采用多元宣教模式推深做实法治宣传,不断加强“墙内”戒毒工作与“墙外”法治宣教工作的高度融合,真正实现“大普法、大禁毒”宣讲目标。
上一篇:韩城市司法局芝川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心理专题讲座 下一篇:翠屏区召开“五育并举”工作推进会议学生心理健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