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了一个暑假的孩子们,终于要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开学之际,如何有意识地给自己创造一个心理缓冲期,更好适应新学期呢?本报邀请了实验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平潭一中心理健康教师陈琳,为广大学生支招。
心理驿站
放松了一个暑假的孩子们,终于要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开学之际,如何有意识地给自己创造一个心理缓冲期,更好适应新学期呢?本报邀请了实验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平潭一中心理健康教师陈琳,为广大学生支招。
“暑假里,很多学生习惯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导致开学初期不适应。”陈琳表示,开学后,学生们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起居,还可通过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新的学习目标等方式,消除假期后的盲目感、失落感,逐步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多管齐下,达到收心归位的效果。
在假期生活中,大部分学生的闲暇时光都或多或少依赖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对此,陈琳建议,开学后,当出现想玩手机的情况时,不要过于焦虑,可以告诉自己再等十分钟,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用十分钟的过渡来保持清醒,逐步用自控力战胜冲动,慢慢地,就会把想看手机的念头抛之脑后了。
上一篇:西安市斜口街办骊山新家园社区开展健康检查、心理咨询活动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暨东西部科技协作帮扶公益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