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机制建设,从顶层统筹保障,部门协调推动,核实基础数据,健全管理体系和现场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服务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顶层统筹保障,协调部门联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机制建设,从顶层统筹保障、部门协调推动、核实基础数据、健全管理体系和现场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服务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顶层统筹保障,协调部门联合推动,着力解决“怎么管”的问题。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运兴同志5月份到任以来,三次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批示,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紧抓好。主管副市长孟祥红同志亲自主持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申报工作,审定试点工作方案。二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实行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定点医疗救助,对经医保、社保救助后仍超出自费能力的患者以及关锁患者进行兜底,实现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定点医院机构合规住院费用零负担。三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出台了《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会商制度》,由市综治办牵头,组织卫生计生、公安等11个相关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商。各部门在会商中进行了广泛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疑难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经多次沟通协商,解决了排查工作主体责任、强制医疗机构指定、应急处置中警医衔接、患者出院难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服务管理各环节衔接更加顺畅,各部门管理数据更加准确、统一,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卫生主管,公安配合,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二、深入开展排查活动,切实核清基础数据,着力解决“管理谁”的问题。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核清底数是前提和基础。今年6月以来,市综治、卫计等5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专项排查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石家庄市不断加大督导推动力度。一是市综治办联合公安、卫计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到各地进行实地督导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排名通报。二是按照地域划分,分别召开了东、西两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调度会,对各县(市、区)工作逐个进行点评,指出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三是对工作进度慢,检出率低的县(市、区)综治班主任、卫生局局长进行约谈,面对面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全市活动中共排查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950名,新建档录入5615人,目前在册管理人员达到33942人,公安部门列管潜在暴力倾向精神障碍患者3456人,其中,肇事肇祸131名,轻微滋事483名。
三、推进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责任落实,着力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为落实基层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责任,石家庄市积极推进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在各乡镇(街道)成立了以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残联部门主要组成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小组,在各村(居)成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简称“两个小组”),明确了“两个小组”的职责任务、运行原则、工作流程和部门分工,划定每个人的职责任务,建立了统一的工作台账,专门负责对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及帮扶救助工作。二是完善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解决基层专业人员短缺问题。投入专项经费5.4万元,每年为基层培训200名专业医师,实现2016年底,所有县级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乡镇卫生院全部具有执业医师从事精防工作,消除精神卫生服务空白区。三是以乡镇(街道)综合管理小组为基础,组建了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护士、全科医生和(村)居干部、民政专干、社区民警、助残员、志愿者等的个案管理团队,针对每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研究制定诊疗、管控、救助管理方案,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实施全程管理。四是加强基层心理咨询和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机构建设,投入资金364.8万元,在三年内建设完成心理卫生工作室32家、基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80家,为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咨询和社区康复提供专业场所和服务。
四、健全现场应急机制,实现快速稳妥处置,着力解决突发事件“怎么办”的问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一旦处置不当,将对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石家庄市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现场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建设,明确了辖区公安机关、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部门现场处置力量组织、职责任务及处置流程、注意事项。当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时,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通知民警、卫生急救力量和乡镇(街道)、村(居)干部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并负责现场指挥处置和依法强制送医工作;乡、村两级各明确一名应急联络人,应急联络人时刻保持与公安部门通讯畅通,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乡村干部赶到现场,协助公安部门做好群众的疏导及联系患者家属工作;卫生部门迅速组织120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做好强制就医的患者收治工作,对患者施行先行收治原则,明确要求医院不得以费用等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患者,解决民警处置后送医难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确保部门之间衔接顺畅,民警和基层工作人员熟知自身职责任务,熟练掌握处置流程,不断提高现场应对能力,石家庄市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确保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等突发案(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足够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妥善处置精神障碍患者肇祸滋事案事件7起,依法协助患者家属实施住院治疗27起,没有一起因处置失当导致现场局势恶化,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上一篇:重庆市新盛镇加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下一篇:河南焦作市确保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