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进一步了解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确保辖区精神障碍人员管控到位.陆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工作,2022年以来召开部署安排会议两次,街道综治服务中心组织各村(社区)排查5次,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平安
为全面落实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进一步了解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确保辖区精神障碍人员管控到位。陆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工作,2022年以来召开部署安排会议两次,街道综治服务中心组织各村(社区)排查5次,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平安关爱”行动2次,强化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与管理工作,提高常态化和动态环境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定期摸底排查,掌握底数。组织各村(社区)对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定期开展摸排工作,对摸排出来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逐一采集信息、建卡建档,并将患者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自身情况、精神病史、平时表现、家庭住址及活动范围等情况分别列入台账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动态清,切实做到“发现早、评估快、管控实”,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严格分类管控,落实责任。对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或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逐人成立管控工作小组,制定管控工作措施。对摸排出来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危险程度予以分级管理,对一般精神病患者由家属或监护人管控,定期向村组、社区汇报病情变化情况和活动范围;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作用,建立由家庭、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小组长等组成的管控小组,同时与村(社区)、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监护职责,实施严密监控,确保不漏管、不失控,不出现肇祸滋事事件。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长效。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原则,建立派出所民警、村(社区)工作人员、村室医生、家属或监护人等共同管控的“四位一体”管控机制,形成管控合力。同时,定期对责任区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走访,做到日常情况全面掌握,避免精神障碍患者流入社会危害公共安全,针对病情严重患者,社区积极配合家属及时送院治疗,确保不发生意外事件。
四是开展平安关爱,彰显关怀。积极落实精神疾病患者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困难,联合市卫健局、市医保局等部门扎实开展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服药及住院救助工作,确保辖区有服药需求的持证贫困精神病患者都能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上一篇:贵阳市水城区残联为精神障碍患者鉴定办证 下一篇:贵州省望谟县慰问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