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题 最新 热门 推荐 心理医生 精神科医生 精神病医院 热门话题 心理港湾 精神病托养
安宁精神心理网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安宁精神心理网 > 新闻资讯 > 精神病资讯 > 正文

贵州大方县救助站“四字诀”为无名流浪精神病人寻亲

发布时间:2022-08-16 09:42:22 来源:大方县民政局 3945人关注

为无名流浪精神病人寻亲是救助工作中的重头戏,也是救助工作中的难点.很多无名流浪精神病人由于流浪时间长,户籍信息已被注销,通过人脸识别和DNA比对也无法查找相关信息.经过近年来的救助工作经验,大方县救助站总结出望,闻,问,切为无名精神病人寻亲的工作方法.

  为无名流浪精神病人寻亲是救助工作中的重头戏,也是救助工作中的难点。很多无名流浪精神病人由于流浪时间长,户籍信息已被注销,通过人脸识别和DNA比对也无法查找相关信息。经过近年来的救助工作经验,大方县救助站总结出“望、闻、问、切”为无名精神病人寻亲的工作方法。

  

贵州大方县救助站“四字诀”为无名流浪精神病人寻亲

 

  “望”字初判

  观察受助者穿衣打扮,衣服新旧、破损程度,头发清洁度、长短,眼神是否有力等,初步判断受助者流浪经历、流浪时间长短。

  “闻”字提炼

  认真聆听受助者说话,做一个诚恳的听众,辨识受助者说的是普通话、方言还是少数民族语言,判断其流出地范围。同时,受助者所说的话可能语无伦次、东拉西扯,要分析、判断、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其中的逻辑关系。

  “问”字入心

  说话客气礼貌,使其感受到交谈是公平、和谐、友善,与受助者建立友谊,使其放下对工作人员的戒备心,已达到让其认真回答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的目的。在无微不至的救助服务工作前提下(为受助者洗漱、提供可口的餐饮、舒适的休息室等),以拉家常的方式,亲切询问受助者的姓名、家中亲人情况、家庭地址、人生经历等,并作好记录。

  “切”字入题

  大方县救助站将“切”定义为:通过“望、闻、问”后,找到寻亲切入点,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寻亲。通过之前一系列的准备,整理记录,结合网络查询,利用高德、360、百度等网络地图,核实受助者所说的小地名,周边地名,搞清地名周边的风俗、方言,判断受助者所说信息的真假性。整体掌握受助者的基本情况后,到公安户籍部门查询其身份信息、查询不到的,通过电话联系受助者所说的流出地当地政府、公安,请其协助查询、核实,形成多部门协调寻亲的良好氛围。

  大方县救助站救助凤山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在凤山乡神山大道呆滞的坐在地上,民警与其交流无果,疑似聋哑人,通过人脸识别和DNA比对均查询不到有效信息,后送至大方县救助站。到了救助站之后,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为其提供饮食、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努力与其沟通,终于使其卸下了防备,开始说话。经过对其说话内容的判断,得知其叫蒙某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人,但是其忘记了自己居住的具体乡镇,救助站工作人员于是用高德地图查找了大化的乡镇,慢慢的说给他听,当说到江南乡时,该男子若有所思的应了几声“嗯……”。救助站工作人员迅速到大方公安户籍部门查找这个信息,可是没有查到,于是便打电话到大化县公安局咨询,经过大化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走访核实,该名男子确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江南乡龙凤村龙排屯人,由于失踪已久,户籍已注销,所以在户籍库里查找不到。经过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大方县民政局和公安局决定共同将走失7年的蒙某理送回家乡,“民政公安喜联手,千里寻亲显真情”,此次救助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大方县救助站建站以来,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努力提升工作效能,成功为流浪精神病人寻亲400余人次,帮助他们重回家庭、回归社会。

上一篇:铜仁市碧江区民政局大爱寻亲成功送回三名精神病流浪患者回家 下一篇:瓮安县民政局组织社会救助志愿者到县精神病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小编推荐
精神疾病越来越普及,治疗人数却 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居家护理
您也可以通过安宁精神心理网手机版访问:
贵州大方县救助站“四字诀”为无名流浪精神病人寻亲

关键词: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