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湖司法所笑语连连,感谢之声不绝于耳.原来是社区矫正对象曾某在其监护人弟弟,妹妹的陪同下,给司法所送来了严格管理,真心帮扶的锦旗. 社区矫正对象曾某,男,47岁,初中文化.在1996年曾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于2014年刑满释放,剥夺政治
日前,龙湖司法所笑语连连,感谢之声不绝于耳。原来是社区矫正对象曾某在其监护人弟弟、妹妹的陪同下,给司法所送来了“严格管理,真心帮扶”的锦旗。
社区矫正对象曾某,男,47岁,初中文化。在1996年曾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于2014年刑满释放,剥夺政治权利六年。回归社会后,因病属于二级精神障碍患者。2021年3月因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自2021年3月26日至2022年3月25日止。本人有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的妻子和一个3岁的儿子。
一、讲规矩,以法管人
曾某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接受社区矫正之前就有十几年的牢狱生活,加之患有精神分裂症二级,受药物控制的影响,本人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实表现,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针对曾某这种特殊情况,我们没有因为特殊降低标准,更没有因为特殊而超越法定程序。一是增加社区矫正小组的成员,我们依据《社区矫正法》第25条之规定,将除将正常的监护人、社区负责人纳入矫正小组外,还特别邀请社区警察、精神障碍专责主治医生、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人员、街道综治工作人员等一并纳入矫正小组。同时把矫正小组成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每天在群里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汇报曾某的情况。二是按照相关规定,司法所为其申请减免了电话汇报、思想汇报、学习教育、公益活动,同时按照《广州市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和电子定位腕带使用管理办法》之法规,免除了每天3次在小程序上发送位置的监管内容。同时在宣告接收后,监护人根据被监护人的实际情况,为加强监督管理,主动申请佩戴电子定位装置,司法所按程序报批后给予曾某佩戴电子定位装置。佩戴三个月期满后,发现病情稳定,可以正常沟通,也能基本自觉服从监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规定,为其摘除电子定位装置。三是增加当面汇报和走访次数。在免除相关内容和摘除电子定位装置后,为防止出现脱管漏管现象,加大对其监管力度,司法所适时增加了走访次数,并要求曾某增加其当面汇报次数,确保该特殊矫正对象全时空、全方便处于监控之中。
二、重帮扶,以帮育人
我们针对曾某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注重管”与“着力帮”并重,认为正常稳定的工作是最有效的辅助监管手段。但在例行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曾某原来在环卫从事洒水工作,但原合同6月底期满,公司也没有继续中标,曾某7月份失业在家。为了确保曾某继续就业,我们先后走访街道环卫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街道残联等单位,请求给予支持,但各单位反应曾某属于社区服刑人员且是精神障碍患者,安排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司法所先后多次与街道分管领导沟通,请求支持,最后,经街道领导集体研究,重新安排曾某到新中标的环卫公司上班,并于8月中旬签订了劳动合同,目前已经正式上班。另外,曾某反映他原合同期满后,仍有四个月工资未发,能否请司法所出面帮助解决。司法所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其原服务公司,解释曾某的实际困难,请他们及时发放拖欠的工资,经沟通协调,原公司已于8月中旬发放了全部拖欠的工资。
三、真关心,以情感人
曾某在监护人陪同下到司法所报到,准备接受社区矫正时,向其介绍了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相关工作规定,监护人认为哥哥曾某属于二级精神障碍患者,且赔付了受害方不少钱,还需要接受那么长时间的社区矫正,完成这些他认为被监护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一度很不配合司法所的工作。在司法所详细介绍了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并告知针对这类社区矫正对象部分内容是可以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的,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监护人才愿意配合,司法所通过“春风化雨”的沟通,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根据曾某的实际困难,我们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联动多方力量,开展扎实有效的帮扶活动,先后协调区社区矫正机构、安置帮教机构和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伸出援手,进行力所能及的帮扶,前后三次累计帮扶价值近2000元的生活、学习用品上门帮助曾某渡过眼前失业的困难。
司法所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经过开展一系列真关心、真帮扶的活动,其监护人感受到司法所的温情监管、温和帮扶、温暖照顾,监护人主动与社区矫正对象商量,给司法所送来了“严格管理,真心帮扶”的锦旗,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上一篇:龙湖司法所召开加强精神障碍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救治救助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长洲司法所开展刑满释放人员患有精神障碍安置帮教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