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落实政策,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为着力点,落实救助管理各项措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和管理工作全省考核荣获第一. 我市召开加强和改进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排查,研判,督查,调研,定期会商.市政府出台了《滁州市严
我市以落实政策、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为着力点,落实救助管理各项措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和管理工作全省考核荣获第一。
我市召开加强和改进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排查、研判、督查、调研,定期会商。市政府出台了《滁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和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确保“病有所医、应治尽治”。卫计部门开设5个封闭式和1个开放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病区,收治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患者154人,减免贫困住院患者救治费用20余万元。
人社部门对符合省市救助条件的参保患者住院治疗实行零起付,报销比例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提高5%,将该类门诊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民政部门对享受低保的患者每人增发30%的城乡低保,按不低于合规医疗自付金额的70%进行医疗救助,对特别困难的按城市低保标准2至6倍进行临时救助,对流浪乞讨患者“先救治、后救助”。残联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为贫困患者提供每年每人1000元医药费补助。
各地各部门还大力开展《精神卫生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着力消除社会歧视。对筛查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全乡镇政府、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公安派出所和患者家属的“四位一体”防控机制,逐一建立健康档案。
上一篇:市卫计委组织开展全市精神卫生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专项督导 下一篇:瑶海区“精准帮扶”实施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