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全面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落实管控责任措施,切实做好辖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管控和防范工作,确保辖区精神病人零脱管,零走失,零发案,全力防范和控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通过民警
雨山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全面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落实管控责任措施,切实做好辖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管控和防范工作,确保辖区精神病人“零脱管、零走失、零发案”,全力防范和控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通过民警走访等方式使辖区群众知晓有关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以及正当防卫行为的规定,对发现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苗头,要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为做好事前预防和处理工作赢得时间。健全完善责任落实体系,派出所与责任区民警、民警与村干部及监护人逐级签订管控责任书,确保辖区内的精神病人不失控、不上访、不肇事、不发生严重刑事案件。
同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工作,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对本区排查出的精神病人开展风险评估,真正实现了“管”、“助”结合。二是确保跟踪管理到位。按照“责任区管理”原则,通过调查访问、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对辖区所有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进行核查,摸清底数,做到“村不漏巷,巷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现实表现。分局以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轻微滋事精神病人以及有潜在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为重点,采取分片包干、逐街逐巷,开展不间断滚动式排查。通过调查访问、入户走访等方式,逐个见面、逐人筛查、逐一造册,全面掌握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现实动态,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确保管控措施到位。
对有肇事肇祸倾向或现实表现的精神病人,要及时将其列为重点监护对象,发挥联动机制作用,组织民警通过说服教育,动员其监护人及时向派出所报告精神病人的现实表现,并且积极联系村委会,成立工作小组,对辖区精神病人反复核查、走访,分类进行管控,加强协作配合,随时掌握辖区精神病人的情况,对精神病人的病情状况、现实表现、收治病历、接处警记录等情况,会同综治、民政、乡镇等部门进行逐人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实行分类管控。同时,确定责任区民警、村、家人为监管工作责任人,力求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不失控。四是确保群防群治到位。
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多元共治,预防和制止案(事)件的发生。同时,大力宣传防治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患者家属和周围群众,让其意识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随时对他人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使其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形成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群防群治新局面。在宣传、提高群众自防知识的同时,引导全社会给予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避免歧视和偏见,切实减少发病诱因,努力为其康复创造良好环境。
上一篇:正午镇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及危险性评估工作 下一篇:阜南县公桥乡召开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救治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