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身体上比较虚弱也是需要很少的睡眠就能保证一天的精神状态,老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六个小时,老年人只有保证六个小时好的睡眠才能保证一天的精神状态,但是现在很多的老年人一天就是睡三个小时,白天的时候没精神,这样的睡眠是不健康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才好,那么老年人睡觉总是很少怎么办?李少华医师详细的告诉我们:
1、白日少睡,增加活动:老年人退休后白日活动减少,日间睡眠时间延长而夜间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日活动不足,常常影响夜间睡眠质量,表现为睡眠变浅、 易醒、早醒,而到了白日却感到昏昏欲睡。因此,老年人要尽量坚持白日清醒状态,以保证夜间高质量睡眠。当然,并不是不要白日的少睡,在下午1―2点有睡意 时,可很自然地少睡片刻,15―30分钟即可。
2、饮食合理、不饮酒:退休老人活动量减少,食欲差,饮食的规律性也不如退休之前,晚饭吃得早也吃得少,因而有时到了夜间临睡前会感到饥饿,不吃点不 行,吃了又影响睡眠。另外,有些老年人有饮酒习惯,又误听别人说睡前喝点酒能够睡得更好,因而在睡前喜欢喝上几口,结果反而降低睡眠质量。
3、防治疾病、促进睡眠:老年人组织器官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使得退行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高。有些疾病可对睡眠构成不利影响,如前列腺肥大、糖 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可扰乱睡眠;慢性肺部疾病造成的肺功能降低,通气换气不足易致失眠发生;另外,因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瘙痒也会显着影响睡 眠。
4、睡前洗洗、少看电视:老年人喜爱看电视,但在晚上不可看得太晚,睡得太迟。千万不要躺在沙发上一直看到“晚安”才洗洗睡觉,这样容易造成睡眠质量 降低,甚至失眠。在临睡前最好洗个热水澡,可使全身放松易于入睡。如果没有条件洗热水澡,也要用热水洗洗脚,多泡上一会儿,也可促使神经放松而促进睡眠。
5、调整心态,谨慎用药:老年人退休后,原先的生活节奏改变了,地位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此时应尽快适应并形成新的生活模式,同时加强心态调整,否则, 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某些障碍,表现为焦躁、焦虑、忧郁、抑郁等。医学医师指出,精神与心理障碍往往与睡眠障碍相伴随,轻者表现为睡眠质量下 降,易早醒;重者发生持续性的失眠,严重危害健康。推荐阅读:失眠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呢失眠的危害是很大的,出现了不健康的睡眠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进行缓解,严重的失眠的症状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治疗比较好。
温馨提示:老年人睡眠少,睡不着就是失眠的症状,失眠的出现对人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尽快的治疗才好,避免失眠再加重老年人其他的疾病。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的不明白的问题,您可点击我们的医师在线咨询,医师24小时为您免费服务,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532-58977120进行咨询,祝您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