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案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与服务提升到事关群众安全感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健全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案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与服务提升到事关群众安全感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各项机制,落实各项措施,有效的加强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祸行为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据走访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就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减少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出几点建议。
一、目前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情况
录入公安部门《全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系统》三级及三级以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已达670人,较去年同期的495人相比,一年就增加了195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大约在50件。
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特点
我院共受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
实施犯罪行为被申请强制医疗案件7件,通过查看这些案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有以下特点:
(一)肇事肇祸行为突发性、暴力性特征突出,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件多。由于现代医学技术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平稳状况、心理活动规律还处于探索总结的阶段,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前往往没有明显征兆,所在的镇(街)政府、卫生部门无法准确预知预测,其暴力肇事行为具有突然性、攻击性,且侵害手段异常猛烈残忍,严重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侵害目标随机性、无目的性特征明显,对公共安全影响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发病时均不能辩认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多时候 “就地取材”,随手拿起刀具、棍棒、砖头等,见人就打、见物就损,任何人(物)甚至是自己的至亲都有可能成为其攻击侵害对象,令人猝不及防,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例如:汤沟镇陈公村一严重精神病人,仅因其母亲阻止其吃东西,便拿起棒槌将其母亲磕死。白湖乡一严重精神病人持柴刀在村村通公路边将无辜同村二村民砍死。
三、当前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化建设滞后,多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目前,全县建立了综治、卫计委、民政、公安、司法行政、残联等多部门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相关信息通过联席会议反馈。据了解各相关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平台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但各部门之间的平台系统都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比如基层派出所和医疗卫生系统机构未能建立正常的沟通、研判和提示等机制,相关的管控和随访信息基本上在各自系统内封闭流转。
(二)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我县仅有一所民营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这一机构远远无法满足全县精神残疾人就医需求。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没有精神类专业人才,也没有接受专门培训,在指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做好康复随访工作方面效果不佳。
(三)社会各界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施加的反向刺激,加大了监护管理工作难度。虽然《精神卫生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就业权利等进行了特殊的照顾性规定,但实际上,全社会还未形成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关爱帮扶的良好氛围。病患周边的群众对病患及其家属存在岐视、疏远,甚至被戏弄、侮辱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精神障碍者饱受疾病痛苦和偏见歧视的双重折磨。在这些反向刺激因素影响下,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频率和暴力倾向进一步加剧。
四、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减少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的建议
管控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减少其现实危害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坚持源头治理、动态治理和综合治理,细化责任,齐抓共管,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卫计、综治、公安、民政、人社、财政、司法行政等部门在管理精神障碍患者方面都有明确的职责,都是整个工作链上的重要一环,缺一不可,尤其是综治、卫计、公安、民政、残联等主要职能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权责明晰、衔接有序、紧密配合、协同推进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效有序开展。要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送诊治疗、接收管控、跟踪服务、联席会议等五个机制,真正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家庭履行义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精神卫生基础服务工作,强化源头治理的有效性。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增长数量,控制发病率与恶化率,就需要继续加大精神病医疗基础投入,继续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让更多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就近就便治疗,减轻病人家属负担。精神卫生人才比较紧缺,建议在人才培训、行业准入、岗位聘用、激励保障机制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保障人才队伍稳定,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能收治、治得住,以杜绝或减少违法犯罪的风险。同时建议有条件的乡镇在社区医院(诊所)加大对精神类疾病的指导工作,建立签约医生随访、免费给药等系列服务体系,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从源头防治控制潜在违法犯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问题。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正确传导精神卫生知识。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精神卫生法,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客观介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及其危害性,让群众正确认识、理性对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群,更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让其意识到有暴力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会随时对他人构成危胁,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方法。对有发病前兆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做好家属的劝导工作,督促前往医院进行医治,切实做到应治尽治,通过科学理性的方法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上一篇:建湖县三院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下一篇:拱墅区民政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